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深圳入户资讯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7-16 来源:网络
(博士后“扎堆”粤港澳大湾区 注入科创动能)
中新社广州11月12日电题:博士后“扎堆”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科创动能
中新社记者程景伟
在位于广州黄埔区的生物岛实验室,今年27岁的博士后孙骄杨作为“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项目负责人,正带队备战将在佛山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运用四倍体补偿技术,将动物模型制备时间缩短至35天,提升了效率,并实现大规模批量培育,促进疫苗和生物医药开发。”她说。
今年7月,孙骄杨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便被引进生物岛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粤港澳大湾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年轻人科研创新氛围很浓厚。”广东方面提供的生活补贴,加上工资等收入达数十万元(人民币,下同),也让这位南下的陕西女孩没有了后顾之忧,得以安心从事科研工作。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立足打造世界级人才高地,加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人才在此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
博士后制度是全球通行的吸引培养使用优秀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广东近年来着力“筑巢引凤”,引进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的博士后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记者11月12日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目前,广东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56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94家。在站博士后超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3.8万人。其中,2019年度、2020年度新增博士后分别为3850人、4215人。
“目前广东仍是博士教育的洼地,正在全力补齐这块短板。但广东却已经是博士后人才的高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告诉记者,这背后体现的是广东对引进博士后人才的机制创新、巨大投入和高度重视,“如今,广东对博士后的生活补贴从原来的8万元大幅提高到15万元。”
据了解,广东省级财政每年投入对博士后的资助资金超过6亿元,各地、各单位也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各个身处产业一线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更以高薪、股份等形式积极引才,增强对优秀博士后的吸引力、凝聚力。
记者近日在走访中发现,除了科研机构,广州、深圳、佛山等大湾区的大企业也纷纷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8年起,比亚迪公司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目前累计已出站博士后21人,在站培养博士后30多人。比亚迪人力资源处总经理助理荀猛称,博士后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为企业科研发展贡献了力量。“未来,比亚迪每年培养至少100名博士后。”
在深圳比亚迪公司展厅,该公司博士后陆国祥指着一部汽车发动机告诉记者,该发动机采用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已经应用于比亚迪最新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目前该款车型已经实现量产,10月该车型销量突破3.8万辆。
由陆国祥主导的“DM-i超级混动技术”项目,也入围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捷凯称,粤港澳大湾区具备良好的产业氛围、完整的产业链条,必将激励更多掌握了世界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在此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展望未来,越来越多以博士后为代表的青年创新人才“扎堆”粤港澳大湾区,将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带来科技创新动能。(完)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