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人才引进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1-07 来源:网络
(委员热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要有“深圳智慧”)
来源:读特
广纳天下英才,共建创新热土。近年来,深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引进、创新资助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引起积极反响。在10日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上,不少委员就深圳如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一话题展开热议。
可制定国际化人才考评机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入实施人才战略至关重要。而要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就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更高质量、更为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能引领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市政协教育界委员阮双琛说。
他建议,深圳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国际化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包括顶级人才),各级各类人才要有年度计划、年度考核评价,发挥考核评价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要落实对人才的考核评价执行情况,对各级各类人才进行考核,建立动态淘汰制,提高人才质量;可成立督导机构对人才考核情况抽检,了解人才队伍现状,并出版人才考核简报,保证人才考核评价健康发展。
向海外人才“同步”深圳机遇
抓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契机,推动深圳从国内移民城市向国际移民城市转型,是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委员奚丹关于深圳如何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
他在提案中建议,首先要树立深圳国际化的城市形象,增加国际航线,增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文化场馆,举办国际性的技术峰会和学术论坛,并要通过多种渠道,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传递深圳经济发展情况,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深圳成为海外人才回国的首选城市。
奚丹希望深圳可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申领流程,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提供便利,优化外籍人士来深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出台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吸引与保留政策,并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
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让在深发展的人才“来得放心、住得安心”,是深圳近年来发力解决人才问题的导向之一。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在《关于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安居保障力度的提案》中指出,目前深圳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产业、创新、人才、教育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但深圳的科技创新人才安居政策并未形成体系,“人才链”难以与“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相协调贯通,这与深圳建立人才中心、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不相匹配。
提案认为,深圳应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将人才安居保障进一步向科技创新主体倾斜,出台科技创新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例如,可根据产值税收和人才贡献分级分类,就近原则,集中供给,发挥群聚效应,将人才、企业、政府粘连起来,并加快布局人才居住小区配套的高端教育服务和高端医疗保障服务,使科技创新人才安居保障政策体系更全面、更有效。
深港人才政策需更多协同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市政协侨联界别委员林宜龙认为,香港有人才,也有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国际环境,但产业结构受限;深圳有“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因此双方需要更多人才政策协同。
他表示,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香港科学园深圳园区也设立在该合作区内;兼具深圳东部中心、深圳高新区核心园区、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三大定位的坪山多项主导产业迅猛发展,建成了多家立足港资企业的“港澳青年实习见习基地”,建议深圳与香港两地政府可以此为出发点,在人才政策上加强合作,发挥两地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双重优势。
他认为,深圳与香港两地政府可以对香港科学园深圳园区及在坪山高新区设立的港澳青年实习见习基地等载体进行认证,对通过认证的科研企业和机构的人才雇员给予高水平人才称号、参照‘港人港税’缴纳个人所得税、对特别高端的国际一流领军人才给予更多资金资助等。
(原标题《委员热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要有“深圳智慧”》)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张程樊怡君)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