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4-14 来源:网络
(《婆婆的镯子》将现实写进电视剧:没有上海户口,别想嫁上海人)
湖南台刚刚开播的新剧《婆婆的镯子》,一开场就直接扒开了现实生活的面纱。
在上海外滩的某个角落,这里人潮涌动,处处可见互相低语的老天老太太。稍微懂点的人立刻就能知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相亲角”。
似乎每个大城市都会有这么个地方,年轻人避之不及,长辈们却着急上脑。
相亲和自由恋爱最大的区别,前者则是明码标价,先谈妥条件再相处,前者则是怦然心动的结合。
在大多数婆婆的眼里,首先要进行“背景调查”,你是哪里人,读过什么书,年龄多大了,家里几个孩子,现在就业情况如何……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似乎都有一条暗中的“潜规则”,那就是没有上海户口,别想嫁上海人。这是一种本地人的优越感,年轻一辈中很少,他们的父母却很多,尤其是在婚姻大事面前。
《婆婆的镯子》中的女主角刘茵,就被这种本地人的优越感拒之门外。
她的男朋友石磊是上海本地人,家住在外滩,在银行工作。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李霜清则是医院的领导。石磊这种家庭背景,配刘茵绰绰有余。
刘茵在上海打拼9年,虽然自身很优秀,却没能拿到上海的户口。这件事成为了未来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霜清和未来儿媳约好第一次要见面,到点了却迟迟不动身,故意迟到给刘茵一个下马威。
等到刘茵进了家门,看到她切好的水果盘,故意讽刺对方,“我的儿媳妇和宴会师傅一个等级。”言语之下把刘茵和他们家的帮工作对比。
等到李霜清问起刘茵的家庭背景时,神态中对刘茵的父母有一丝轻蔑,小城市里的事业编制,没有丝毫可以长脸的地方。
这种优越感形成的鄙视链,不仅仅是个例。
之前的热播剧《北京女子图鉴》也有这种情节,罗海燕去见上海男友的家长,恭恭敬敬买了2000块钱的燕窝当见面礼。却没想到一见面,上海婆婆就不断嫌弃她不是上海人,话里话外都在挑她的刺。
上海婆婆表面上看着很和气,给罗海燕夹鱼吃的时候,嘴里却说着,“你们乡下可吃不到!”
后来罗海燕偶然闯入相亲角,赫然看到男朋友的征婚广告,上面加粗的一行大字,“非上海户口勿扰”。
电视剧《安家》里面也有这么一个片段:
现实中这种事情也比比皆是。
同事是个30岁的江南女子,男朋友是上海土著,两人在一起好几年了感情也很好,可是对方家庭一直不接受她是外地人。对方父母甚至觉得自己儿子哪怕找个崇明、奉贤,女方一无是处只要是上海户口就好。
好朋友互有好感的男孩子是北京人,无意间看见他之前也在网上说过“父母的硬性要求是找对象必须本地人”,之后她的心瞬间凉了一大半……
一个211毕业的女生,放弃去北京读研,为了男朋友留在上海,结果却不受男友家人待见,连续两年考公失败。虽然他们还是结合了,可是面对失意的生活,最终也以离婚收场。
人的优越感是什么?
所谓优越感,是指人的优胜,超越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一般是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体形、相貌或体力等)、心理方面(智力、知识、技能等),以及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
平心而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优越感。当你考试分数比别人高时,会有优越感;比别人皮肤白时,会有优越感;比别人有钱,会有优越感。
一般情况下的优越感是无伤大雅的,但是当一个人过分展现自己的优越感,甚至建立在贬低、伤害别人的基础上时,就会令人反感厌恶。
王小波说:“我长大了才明白,人生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你不露头都要挨锤,你一露头更跑不了。”
最后多少优越感,活成了别人眼里的大笑话。与君共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